本帖最后由 东坪村民 于 2020-6-11 21:15 编辑
re:就“劳工”和“资本”究竟谁养活了谁?答 lgp先生:作者:ctz4221141(2007-11-12 10:28【ctz4221141】 ]1011字 作者:ctz4221141(2007-11-1210:28:13.0) 查看同主题
正文:第65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不才) 于 2007-11-11 15:31:44.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ctz4221141: 先生的话是有意思的。条件是“一个家庭不需要参与社会劳动交换”,“因为他们跟社会是隔离的”,“那么这个家庭就不是社会人”,似乎很严密。不过,这样的家庭存在吗?“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是如何脱离"社会人"而实现的呢?
许多年以来。我们运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激动人心的语言实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又希望保留一部分“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似的非"社会人".为什么呢?先生清楚吗?
~~~~~~~~~~~~~~~~~~~~~~~~~~~~~~~~~~~~~~~~~~~~~~~~~~~~~~~~~~~~~~~~~~~~
到深山老林里也许还能找到这样脱离社会的家庭.那些与世隔绝的小村落就是个比较接近的样板,因为那也只是多几个家庭聚居而已.20多年前,广东省委省政府就带队到清远县一处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落里去视察.这小村落就是自给自足的生存模式,他们几乎不存在劳动交换,因为要到集市去卖一条猪也得走上两天两夜.那些所谓的山路连猪都无法走,所以就只能由人背着猪爬山.省里人下去视察也只能乘直升机去,而随机带去的东西中,药品就占了绝大比例.在这地方如果得了急病(甚至是成里人认为的小毛病),那是必死无疑的. 站在中立的立场来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正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而且也是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现在冰箱电视机都是普及品,但当年却是奢侈品.如果当年没有一部分人的奢侈消费,今天这些东西就没有可能成为普及品.我们有理由要求任何人都按规则去争当先富起来的人,但我们却没有任何理由嫉妒先富起来的人. =================
不才先生能够“站在中立的立场来看”,是值得钦佩的。
不过,先生拿一个“比较接近的样板”,来证明论点的正确,似乎有些不很严密。似乎反而可以证明我的“我们运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激动人心的语言实现了目标,又希望保留一部分“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似的非"社会人".”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我在想,“失之毫厘,相差万里”,既然用作典型,就不应该是“比较接近的”,你说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