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75|回复: 5

[建言献策] 香港大公报:自强大柴湖,世界移民史上独特壮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5 14: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柴湖聚焦-香港大公报:自强大柴湖,世界移民史上独特壮歌(1)
南水北调的第一滴水,千里奔袭注入北京,世人不应忘却,他们40多年前挂在眼角的那一串串泪水——(记者黎阳清 通讯员周勇)
12月12日,建设超过56年之久、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当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千万市民饮上甘甜的汉江水时,让我们从历史的镜头中,调取那段特定岁月中的几个片段:
1967年5月,河南淅川县全坑村的全淅林,看着自家7间大房子墙壁刷满了动员搬迁的革命标语:“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为革命搬迁!不搬就是反革命!”……全淅林将7间房交给了国家,无分文补偿,连路费也没有,自带干粮上路了。他们要去一个遥远的地方——湖北钟祥市大柴湖。南水北调的丹江口水库已于1958年开工,他们千里之外的家将被淹没。
1968年4月,淅川县沙沟村的张新冒着“被打倒”的风险赖了两年不搬。村邻在前两年陆续搬走,他再也赖不住了,将家里的红薯干以3分钱一斤、生猪以2角多钱一斤卖给了国家,不能卖也不准带上路的是那条大黄狗,他在江边落水时,它救过他一命。卡车开动后,大黄狗一路狂奔着、哀嚎着,直到世代生活了数百年的村庄消失在视野中,张新忍不住大哭起来,这一哭,全车的村民都哭了。队长吴为民擦干眼泪,起了一首用毛主席语录歌,让大家合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1959年,淅川县2.3万人迁至青海,饥寒加高原反应死亡数千人后,移民便冒着“反革命”的风险纷纷逃回故园。大柴湖镇镇长冯玉霞的姨妈偷逃时,钻进火车货箱,又冻又饿窒息而死。1966年开始,回逃移民奉命搬迁大柴湖。
生不能回,死也要入故土。1986年,两男子架着一位“重病”长者坐上长途汽车,到达河南时司机才发现长者已死,原来是儿子尊其生前遗嘱,送回故地找了一个未被淹没的高地安葬。
淅川县4.9万人陆续迁到大柴湖,如今已繁衍到近8万人,成为全国整体移民集居人数最多的地方,名副其实的“中国移民第一大镇”。
纵观世界移民史,1650年至1780年,100万欧洲人自愿迁至北美洲及加勒比海,移民同时也造就了一群非自愿移民——约1500万非洲黑奴,他们被主人带到移居地有偿劳作。现代全球移民有两大模式:富贵阶层自愿跨国移民、政府重大工程补偿式移民。而大柴湖移民的“零补偿、非自愿”模式,从古今,到中外,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用血泪谱写了独特的奉献之歌。
十八元起家
芦苇氹里顽强生长
全淅林将母亲送上卡车,母亲从布袋子里掏出两个烧饼塞给他,他说:“娘,你在路上吃,我押船去,船上可以打鱼吃……”8辆卡车载着母亲和村民,在湖北襄阳乘船到大柴湖,路途四五天,饿了就啃烧饼,条件差的村民就嚼红薯干。
全淅林送走母亲,将唯一的家产——两架简易木床写上姓名,扛到船上。而许多村民的家产仅是一根扁担、两个箩筐,他就负责押运这些珍贵家产,坐船沿汉江而下。
大柴湖,本无此地名。周恩来总理得知迁往青海的移民回逃后,乘飞机在湖北上空发现汉江边有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苇氹,便选定此处为移民集聚区,并命名此地为“大柴湖”。
全淅林上岸后,只见粗壮的芦苇连着天际,数百移民走啊,走啊,老是不见村干部所说的安置房。天色渐晚,芦苇丛中野鸭归巢,芦苇氹里时见水蛇游荡,受惊的狐狸、野猪四处逃遁。此情此景,引起老人们恐慌,他们哭嚎着:“不是人住的地方啊,我们要回家!”许多老人睡在地不起来,村干部急了,一个个劝说:“回去也没家了啊,房子已交给国家拆了,往前走还有个小棚子……”
见到“兵营”式安置房时,大家心都凉了:一村数十排,一排十间,每人分得半间。伸手可触房顶瓦片,木门要躬身而入。墙壁是芦苇杆子糊上稀泥,室内芦苇还没砍掉,已撑着房顶,地面凹凸不平,低处积水里还有青蛙在叫。
砍倒芦苇,支起木床,次日醒来,疯长的芦苇又齐床高。雨水灌进室内,晚上脱的鞋一只漂到墙角,一只沿着雨水冲出的墙洞,漂到屋外。两三百人一个土坑式公厕,早上排队如厕,等不急的就钻进芦苇丛里……
每户领到18元(人民币,下同)安家费后,他们开始了举世艰难的垦荒大生产,赶走野兽,挖出芦苇根,播下种子。贫瘠的土地没能长出一顿饱饭,他们仍然唱着那首红歌一起劳动:“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72岁的移民赵志华说:“人们说一搬三年穷,我们是一搬三代穷。但我们坚信明天会好的!”就是抱着这种信念,赵志华所在的沙沟村200多人,经两代人40余年不懈努力,有的将芦苇墙拆了换成了红砖墙,有的盖起砖木大瓦屋,有的盖起了小洋楼。
4.9万移民,就这样无怨、无悔、无私、无畏,就这样自勉、自立、自强,靠着明天会更好的信念,一天天改变着命运,尽管进程很慢,但他们总是充满希望,并把这种种精神世代相传。
第二代移民
世袭父辈创新自强
过去有难同当,如今有福同享,这在许多已致富的第二代移民身上得到体现。大柴湖产业兴镇战略已经吸引不少外出经商致富的移民回到故乡二次创业,带动更多移民共同致富。
李志慧3岁随父而迁,和所有移民一样,他家地少人多,年年不够吃,过年看着同学家杀过年猪时,就只咽口水,他家没杀过过年猪,猪要卖了买粮。
“贫穷是创造财富的暴发力,越穷,这种暴发力越强。” 李志慧这样总结他的致富秘诀。初中毕业到食品公司打工,不久食品公司破产了。承包村里60亩地种饲料养猪,亏光了本钱。做窗帘生意,仍没赚钱。2000年他带着妻子到上海一家塑料厂打工,租住在一间破旧民房里,一月600多元的工资在上海无法生存,逼着他打工之余,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去花市批发花卉,拖到菜市场卖。后来,他租下房东一分地的菜园种花,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在上海、北京、深圳、海南等地租下2000多亩的基地,年销售额8000万元左右。

今年5月,得知湖北省为帮助大柴湖移民致富,成立了省级经济开发区,并建立了万亩高效农业基地。李志慧想,若我的花卉基地建在家乡,每年可以解决上千老乡在家门口就业。当月,他就租下1000亩地,投资1.5 亿元,成立了湖北农青园艺公司。记者采访时,有50多人正在施工。工人郑成民说:“我们原来都在广州打工,现在每月挣的钱不比广州少,但花费少了许多。”
寿光蔬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赵平杰也是幼年随父到大柴湖,儿时同样一贫如洗,同学家过年放鞭炮,自家买不起,就去捡放过后的哑炮玩。长大后发誓改变穷困,卖鞋垫没赚钱,卖服装赚了10多万炒股又亏光了,带着村民外出修路赚了150多万元,路修好了,村民又没事儿干了,他想找一个长期稳定帮老乡挣钱的事干。2010年,他去山东寿光打工学技术,回来后租下村里600多亩地,办起蔬菜合作社,村民的地租给他,每亩每年1000元,比各自种粮收入更高。村民在他合作社打工,每月收入两三千元,不少村民因此盖起了小洋楼。
如今已有数十位像李志慧、赵平杰这样的第二代移民致富后反哺家乡,企业落户大柴湖。用老移民赵志华的话说,他们终于看到了美好明天,骨子里的精神支撑就是世代传承着的自强不息精神。
他们曾依水而居、为水而迁、因水而苦,又依水而兴、因水而富。经历了搬迁之痛、安居之难、脱贫之艰、振兴之甜各个历史阶段。世代始终不渝的是: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勇往直前!
不曾遗忘 跨世纪的关怀
“老百姓穷,国家也穷,那个年代,你能咋办?”记者3次赴大柴湖采访先后接触的17名移民都这样说,他们没有埋怨,只有理解。事实上,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关心着大柴湖移民这个特殊的群体。
俞正声引来幸福水
1968年秋,周恩来为“大柴湖”命名并题字,此后多次关心大柴湖移民,并委托李先念到大柴湖看望移民,从非常吃紧的国库中拨款帮助移民。
40多年来,接力关爱大柴湖移民从未中断过。2004年1月8日,7万多大柴湖移民难以忘怀的日子。下午3时许,北风呼啸、细雨霏霏中,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乘中巴车来到大柴湖卫生了院,俞正声拉住一名病人的手说:“快过年了,祝您早日康复,回家过个好年……”
次日,在全省扶贫现场会上,俞正声动情地说:“没有大柴湖移民的搬迁,就没有丹江口水库和南水北调,就没有汉江下游百人民的安居乐业。而他们还住在那种“兵营”式的房子里,我们对这些移民欠了帐,不做好移民工作,受益地区对不起他们……”
2005年5月30日,得知移民饮水困难,俞正声再次来到大柴湖,看着破旧的老水厂,一阵沉默和心痛之后,紧紧握住镇委书记余启德的手说:“小余,别急啊,柴湖饮水工程不是小事,我会放在心上的……”

8月初,罗清泉踏着泥污来到大柴湖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省里帮大家建一个日产万吨的水厂。村里男女老少一片欢呼,投资4697万元的水厂不久建成,困扰了移民40多年的饮水难题得发解决。
后来,俞正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后见到湖北领导总要问起大柴湖的情况。



李鸿忠添火煮饺子
2013年7月,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接过接力棒,来到大柴湖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确立大柴湖振兴省级战略,此后4次到大柴湖,并在田间参与抗旱和渠道维修劳动。
今年1月13日,李鸿忠与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傅德辉一道走进移民黄占武家时已近午饭时分,黄占武热情地挽留李鸿忠一行在家吃顿新年的饺子,李鸿忠来到灶膛前,熟练地拿起火钳,往灶里添柴。不一会,锅里的水开了。“柴湖的水烧开了!”李鸿忠亲切而又意味深长的话语,惹得众人一片欢笑。揭开锅盖,大伙一起把饺子下到锅里,李鸿忠又赶紧往灶膛里塞了把秸秆,笑着说:“誓把柴湖变‘财湖’,我们一起来给柴湖开发添柴加火!”很快,一锅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煮好了。李鸿忠拎起舀子,一碗一碗盛好,随后端起两碗送到黄占武60多岁的父母手上说,“来,老人家,我们一起吃饺子!”腌黄瓜、萝卜皮等三个凉碟,大白菜、千张丝、菠菜三盘热菜,李鸿忠、傅德辉和黄占武一家5口人一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荆门钟祥抓落实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荆门市委书记万勇说:“干部当公仆得民心,群众当主人得实惠。”荆门市抽调各局力量成立55个工作组,局长担任“第一书记”,入住柴湖每个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移民办实事。
去年8月26日,钟祥市委书记马朝晖来到柴湖四新村督办园区水、电、路配套建设,查访农业渠道情况。今年10月22日,马朝晖又带着国土、移民、交通运输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到柴湖,一项一项落实具体建设项目。
在从中央到地方领导的关怀中,大柴湖振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截至目前,投资8.06亿元的27个省级项目有序推进,投资4000万元的12个市县拓展项目基本完成, 2013年,柴湖农民人均纯收入6040元,今年预计净增1400元,达到7440元,增长23%。
大柴湖移民的六个现实渴求
今天再去大柴湖,昔日的芦苇氹已在生生不息的移民世代垦荒中消失,展现在你眼前的是肥沃的农田和一栋栋小洋楼。但是,在一些村庄的角落,仍见少数移民居住在低矮的“兵营”里。
81岁的高启发就是其中一家。房子还是40多年前的芦苇篱笆房,门前泥沙淤积,已高出门槛一尺多高,儿孙在外打工多年,也没凑够盖房的钱。50岁的周德超一家三代9人还住着当年的“兵营”,只是芦苇篱笆墙换成了土砖坯。9人只有两亩地,两个儿子在外打工寄回的钱,只够买粮油。床没地方支,就两张床拼在一起睡四五个人。
在大柴湖,还有1.4万多名这样的移民挣扎在贫困线上,他们急需得到更多帮助。记者采访中,许多移民说出了他们眼前的一些现实期盼,不完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渴求:
1、大柴湖纳入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计划。南水北调后,汉江水位急剧下降,导致大柴湖移民区生产生活水源无保障,急需修建应急水源工程。
2、大柴湖水厂扩容列入支持项目。在前任湖北省委书记、现任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关怀下,建成了大柴湖水厂,解决了8万移民40多年饮水困难。如今,随着大柴湖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目前日供水1万吨的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急需扩容。
3、防洪系统工程纳入项目支持一。大柴湖地处分洪区,而移民当年修建的防洪土堤已经不能满足防洪需要,汉江柴湖河段已经出现5处崩岸,亟待修复。
4、农用桥梁及水渠亟待维修加固。有116座大跃进时期修建的农用桥梁,年久失修,许多已成危桥。
5、及时保护大柴湖移民文化。当年的“兵营”式移民安置房等都是大柴湖移民文化的历史遗产,期盼建移民博物馆,收藏和保护当年历史文物。
6、改造大柴湖贫困移民居住的危房。还有38个贫困移民,许多还住在 “兵营”危房里,急需给予特殊帮扶



发表于 2014-12-25 14: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回帖叫做抢沙发柴湖聚焦-香港大公报:自强大柴湖,世界移民史上独特壮歌(2)

点评

有一种难忘的记忆是蹲在泥墙外,手里端着粗黑碗,碗里是香甜的苞谷碜儿红薯汤。。几个小伙伴凑在一起开心地吃着。。聊着。。暖洋洋的太阳晒着一个个 萝卜丝似的小脸 和那冻得红肿的小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5 20:59
发表于 2014-12-25 20: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monder910 发表于 2014-12-25 14:33
有一种回帖叫做抢沙发

有一种难忘的记忆是蹲在泥墙外,手里端着粗黑碗,碗里是香甜的苞谷碜儿红薯汤。。几个小伙伴凑在一起开心地吃着。。聊着。。暖洋洋的太阳晒着一个个 萝卜丝似的小脸  和那冻得红肿的小手。。。。柴湖聚焦-香港大公报:自强大柴湖,世界移民史上独特壮歌(3)柴湖聚焦-香港大公报:自强大柴湖,世界移民史上独特壮歌(4)
发表于 2014-12-25 21: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棒  
发表于 2014-12-25 21: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残存的记忆---迁移

要下湖北的前一天,本家二哥骑自行车把我接了回来。二哥路上一句“香花到了”,使我记得我们经过了香花。
下湖北的这天,按照程存锁的说法是“1967年4月20日”。我们这个村落,坐上了解放牌大卡车,依然是经过马营,香花,也经过了我的姑家。到了进入姑家的路口,我指着那个方向,高喊,那是姑家,那是姑家!
妈妈(mama,四声,大伯母的意思)和我都是站在大卡车车厢的前部,趴着车厢的沿边。我在右边这个位置,妈妈在左边这个位置。我喊“那是姑家”的时候,是朝着妈妈的方向看的。只见妈妈哇哇的吐着。大人说,这是晕车,五脏六腑都会吐出来的。这样,妈妈在车上一直吐到樊城(现在的襄阳)。
已经是夜晚了,大厅里灯火通明。湖北大鼓的声音鼓噪着我的耳膜,觉得很好听。这晚吃的是鸡蛋面,是糊糊涂涂的那种鸡蛋面,味道不错的。后来坐了船继续下湖北。吃的是“一把撒过河”的蒸饭。
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又是夜间了,下了船,又上汽车,拉到我们的新家。
新建区!

残存的记忆---新建区

清早起来,自然是往外跑。
穿过一排红瓦房,眼前有一片不大的油菜田。油菜花在朝阳下,黄得滋润,黄得诱人。
妈妈喊我了,是去曹寨领饭。
向东穿过几排红瓦房,太阳就有些火红了。我感到刺眼。
红排房子面朝东,就是它的门口,是巨大的锅,和川流不息的人。
早饭是稀粥的蒸馍。

大人们说,新建区设在曹寨。我们这里叫红英街。

残存的记忆---红英街

究竟为什么要叫红英街,我也没有过问过。我所知道的是,我这里一共七排房子,每排房子有若干小排房子,每小排房子八间,整整齐齐。每一排房子大概有一公里那么长,按照两排房子的开门相对的方法排列。就像是街道的样子,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要叫街了的原因了。每两排房子之间大概有三丈宽。红英街住了两个村,一个是东坪区域的红英村,一个是曹寨村。红英村占用了四排房子,曹寨村占用了三排房子。红英的房子刚好两两相对,曹寨就有一排单列着。就是最东边的那排,门朝东开。
整个布局看起来是七排房子,整整齐齐,其实没有那么多。在红英和曹寨之间的那排就没有修完整。那块空下来的位置完全空在了东坪队。从北过来,邹营和东坪之间有条可以贯穿红英和曹寨之间的路,东坪这个方向,向南修了两栋房子后,再向南一直空到房营,又继续修起来。这一空,就空了三栋房子。三栋24间,再加上每栋之间大概两丈的空间,在这个红英街的中间,就显得空旷了许多。联想到大人说,新建区设在曹寨,也许这个空旷的位置,就有这个意思在。但这太不可思议了。
我们到红英街的那天晚上,一进门就觉得屋内有草,是很修长的,高高的杆子,叶子也像小竹,大人们说那是芦苇。我们的房子也和芦苇有了关联。山墙和柱子都是用红砖砌的,房顶是红瓦,可是除此之外的所有外墙和内墙都是芦苇扎了以后用泥巴糊了的。当时有个歌谣“红砖柱子基瓦房,钢柴苇子夹的墙,两边还用泥巴搪”。
至于为什么,后来有种说法,说是1983年前后钟祥建棉纺厂的时候,有个老会计说,建棉纺厂的钱就是从移民款中克扣下来的。国家按照标准的红砖红瓦拨款,钟祥换成了芦苇墙。
看来,克扣老百姓的事,什么时候都有!


发表于 2014-12-26 09: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柴湖的 明天越来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