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移民政策给力 部门倾情帮扶 柴湖新村实现亮丽转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草长莺飞的三月,记者来到柴湖镇新村采访,一幅美轮美奂的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一栋栋漂亮的农舍整齐排列,一条条笔直宽敞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房前的风景树舒枝展叶,屋后的蔬菜大棚精致靓丽…… 村党支部书记石连锋介绍说,国家的移民政策好,加上各级各部门不遗余力的支持,短短一年时间,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柴湖镇新村建于1987年,由该镇石营、关山、田坑、全坑、上头、泉店等六村部分移民再次搬迁至152部队农场组建而成,全村1180人有近400人属原迁移民,是名符其实的移民村。由于人多田少、基层薄弱等因素,过去的新村农民收入水平低、居住条件差,全村群众一直处在温饱线上。 近两年来,随着国家移民后扶政策的实施和各级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新村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去年初,新村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移民示范村建设点,科学规划新村发展蓝图。村、镇及市直10多个部门积极响应,以满腔热情投入新村建设。村“两委”主动作为,镇干部驻村指导,利用移民后扶资金集中使用部分,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先后投资200多万元配套硬化沟渠、村庄道路36条。采取农户自筹、政府补贴的方式,按照统一规划,投资数千万元对移民危房实施大规模改造,目前已完成改造70户,整齐划一的设计、蓝白相间的墙面,成为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美化、绿化新村,市林业部门送来了树苗,全村2000多米人行道全部披上绿装;电力部门组织人员改造输电线路8000米,协助安装太阳能路灯240多盏;农业、农机部门为全村每个农户建起蔬菜大棚,组织学习培训,引导发展设施农业…… 改善村民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是新村建设的重点。去年7月,市移民、人社、卫生部门投资140多万元,启动新村移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目前,工程已近尾声,不久即可投入使用。 展望未来,石连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三年之内,新村将彻底脱胎换骨,建成一个房屋布局小区化、致富产业特色化、村庄环境城镇化、文化生活多样化、移民生活小康化的崭新新村!”(朱沁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