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金兽首玛瑙杯
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这件以深红色、淡红色为主调的红玛瑙,中间竟夹有一层淡白,如此神奇自然的变化,如此鲜润可爱的色泽,使这块红玛瑙成为世间稀有的俏色玉材。依料取题,因材施艺,是俏色玉雕的最大特点。琢玉高手往往能“取势造型,依形布局” ,“依色取巧,随形变化”,对材料进行巧妙的雕琢。
这件玛瑙杯,玉师在玉材的小端雕琢出惟妙惟肖的兽头,把纹理竖直的粗端雕琢成杯口,而口沿外又恰好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天衣无缝。
兽首圆眼、大耳、双角,其形似牛非牛,目视远方,眼神炯炯有神。作者巧妙用俏色技巧,将兽眼刻画得黑白分明,形神毕肖,真正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兽头上下的肌肉,仅寥寥数刀,已是入木三分,生动传神。两只角粗壮有力,几度弯曲,富丽多色,凝结着力量和生命,显示着强烈的动态美,两耳高高竖起,微微内收,仿佛聆听世间的声音,整个杯的造型与动态,描述了全神贯注,飞驰疾奔的猛兽向前突冲的一瞬间,曲尽其妙,令人心动。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
这件国之重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同时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亚某国进奉唐朝的国礼,意义非同一般,是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诞生的一件重要文物。
缠丝玛瑙多产自西域,类似唐兽首玛瑙杯这样造型的器皿,在中亚、西亚、特别是波斯(今伊朗)较为常见。中国古代玛瑙也多来自西方,康国、吐火罗、波斯均向唐王朝进献过玛瑙器。《唐门·德宗纪》称“倭国献玛瑙大如五斗器”。《珍玩续考》称“渤海国献玛瑙柜,方二尺,深茜色,上巧无比。”渤海国也曾进献过玛瑙。另外据《唐会要》载吐火罗还将大量未加工的矿石贡献于唐朝廷。 另在《旧唐书》中有“开元十六年大康国献兽首玛瑙杯”的记载。从这些现象分析,这件珍贵的玛瑙杯很可能是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从西域来到中国的,但也不排除这是出自居住在长安的中亚或西亚的工匠之手,亦或是唐代工匠学习外来工艺后利用外国进贡原料琢制而成的杰作。
据估计,它的制作年代当在8世纪前期。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有很多类似的藏品,所以当听到陕博的玛瑙杯不外展的时候俄国的一位人士则非常不以为然,曰:我宫中所藏此杯不下十余,贵国真是小题大做。
来陕,观之,无语,久而遂怅然曰:合我馆中数十杯亦无法匹敌,是俺很傻很夜郎了……
兽首玛瑙杯……果然很强大……
这一件物品可以抵上所有陕博其他藏品价值总和,陕博共有11(还是18)件国宝级文物,但都不抵此杯价值.
当年金庸来陕登华山的时候,曾赠送给他一件该品的复制品
89年就估价13亿美金!!!
http://www.chineseantiques.com.cn/attachments/month_0707/20070708_722607cbb2e75abcd3eexmgrwYNpGpFz.jpg
http://www.taocang.com/artnews/art/UploadFiles/200609/200692513220268.jpg
http://www.bestxian.com/attachments/month_0809/20080905_ab6afc1ddc4a6647bffcRC1pj5RR8wLu.jpg
最后一副是复制品
[ 本帖最后由 cookoe 于 2008-11-5 18:58 编辑 ] 像个夜壶。:dabin14 不知道发在此处的意义何在? 原帖由 职业流氓 于 2008-11-5 21:32 发表 http://www.dchbbs.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不知道发在此处的意义何在?
有人发了个最贵的十大名画 俺就发了个国产的哈~ 极具中国特色,一看就这都是中国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