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 发表于 2010-2-11 13:24:46

想 念 奶 奶

我的奶奶生于1918年,卒于2008年,享年90岁。应该说,奶奶高寿。她的一生,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虽然普通平凡,但是勤劳的一生,坎坷的一生,乐观的一生,是农村妇女的佼佼者。晚年是幸福的。

      奶奶的一生可以用三个30年来概括:前30年受尽苦难,因为那是在解放前,兵荒马乱;中间30年饱受颠簸和贫困,家里几次搬迁,最远的一次从河南淅川搬到贫瘠的湖北钟祥大柴湖,导致与亲人四分五离,她的妈妈和一个弟弟留在了河南邓州市文渠乡,还有一个弟弟搬到了湖北沙洋县后港镇,两个女儿则因出嫁留在了河南淅川县;后30年,奶奶不辞劳苦,一天到晚忙碌,虽然是老年人了,我们劝她好好休息,她照样忙个不停。

      奶奶勤劳乐观。从我记事起,她就是个老婆婆了,经常弯着腰,不高的个子扛起割满草的萝头,缓缓的走在田间的路上,即使到了晚年,她虽然干不了重活,但仍然拽柴、烧火、做饭、炒菜、忙家务,我们帮她,她不让,要我们好好学习。实在忙不下来,才让我们和她一起干。虽然家里贫穷,但她从没埋怨什么,有时和爷爷一起给我们兄弟讲过去的有趣故事,比如南阳智多星庞振坤的故事,使我们的童年和少年充满笑声。奶奶手艺较高。她烙的油膜、做的面条,大家吃了都说比别人的好吃,特别是她烙的油膜,又脆又香又薄,非常可口,可惜现在,我们再也吃不到她烙的油膜了。

    奶奶乐于帮人。她不仅成天忙活,还略懂捏骨技术,村里哪个孩子不小心腿子、脖子扭住了,只要找到她,即使再忙,她也要放下手里的活,尽力帮人家推拿恢复,而且治愈后从不收一分钱。虽然自家不宽裕,她还经常把自家的菜无偿送给别人食用。在大集体时,还经常帮助别人义务照护小孩,有时甚至把家里的鸡蛋,拿出来给别的小孩吃。即使落得家人埋怨,以后仍照做不误。

    奶奶是我们家的“领袖”。家里什么事我们都主动请她定夺,她也总是安排的很好。听奶奶说,我一生下来就跟着她睡,到了吃奶时才到我妈那儿。为何?因为附近有户刚生下的一个,因母亲晚上睡觉不小心,把孩子活活压死了。为了保险起见,奶奶让我一直跟着她睡。她对我们兄弟俩学习要求很严格。在这种环境下,我在小学和初中几乎年年拿回优秀学生的奖状,每每此时,奶奶很高兴。弟弟在读小学时,有段时间贪玩享受,光向家里要钱买衣服等,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她发觉后狠狠把弟弟痛骂一顿,后来弟弟醒悟过来,奋起直追,结果考入东北一所大学。她对我和弟弟很疼爱,甚至到了溺爱的地步。吃的穿的,即使再穷,向别人借钱,也要首先满足我们兄弟。别人如果骂我们,他知道后会亲自找别人理论。每年夏天,她知道我们喜欢吃西瓜,虽然家里没钱,也要拎着小麦,找瓜农给我们换回来。一次看电视,她听天气预报时,得知东北那里零下30多度,为弟弟心疼的流下眼泪。我赶忙说,那里不冷,他们有暖气,比我们这里还暖和,她才破涕为笑。

   奶奶的一生又苦又忙,晚年是幸福的。在我的记忆中,也有特别高兴的时候。奶奶酷爱电视,但以前家里经济紧张一直没买。我参加工作后,专门买了一个当时流行的黑白电视给她看。这样,她就不需要到别人家里,而是每天晚上坐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着。冬天天冷,给她买了电热毯,她说这玩意真热乎。还有高兴的是我得了儿子,给家里打电话告知后,她硬是拖着年迈的身体,坐车颠簸了20里,赶到医院亲眼看看重孙才喜滋滋回去。

   2006年的一个雨天,奶奶不慎滑倒,造成骨折,从此常坐床上。从那时起,也许是缺少活动和年龄增长吧,她的身体不如以前。后来有一次不小心碰伤,以致身体慢慢每况愈下。在我们每次回去看她后告别时,她说不出话,只是流泪,此时我们心里也很难受。想不到辛勤一生的奶奶晚年是这个样子。2008年的春节,她突然告诉我,她太想她的河南瞎子妈妈了。我知道,她的妈妈步入老年后眼睛不好,最终失明,93岁去世,已离世多年。当时由于路远,她没有回去送上母亲最后一程,而且在去世前,也十多年没见面了。我想,现在,奶奶可以和她的妈妈,随时在天国见面相聚。

   春节快到了,下午我回老家一趟,母亲到武汉给弟弟照护小孩,家里只剩父亲一人,看到堂屋正中挂着奶奶的照片,我不禁又想起了她。我想说,奶奶,你在天国好吧。你虽然离开一年多了,可我们仍然很想念你,有时甚至想得泪流。

男人河 发表于 2010-2-11 19:14:47

写的不错,看来是个孝子!

钢柴芦苇 发表于 2010-2-11 19:31:42

写的不错!!!!

朱秀武 发表于 2010-2-16 11:14:21

百善孝为先
树欲静,风不止,
子欲养,亲不在,
{:8_20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想 念 奶 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