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湖直播 发表于 2014-3-11 10:44:30

党的光辉耀柴湖

1946年7月11日,时任中原军区(前)司令员李先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率领中原军区北路军突围部队和中原局(前)领导机关,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围剿封锁,艰难的到达淅川县境内(现丹江水库淹没区)。中原突围部队到达淅川的那天,天空阴云密布、大雨磅礴。天上有国民党军的飞机轰炸;前有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的丹江,后有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武装围追堵截。中原突围部队一时陷入艰难困境,在这紧要关头,是英雄的淅川人民(丹江水库淹没区移民)无私奉献,乃至用宝贵的生命和鲜血,把困境中的中原突围部队送过了怒吼的丹江,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在丹江边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的阴谋。时隔67年后的2013年7月11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率省领导张昌尔、王晓东、楼阳生、傅德辉、王玲、郭有明等一行,冒着炎炎烈日深入到柴湖地区现场办公,召开柴湖扶贫现场办公会,与干部群众共商振兴发展大柴湖之策。李鸿忠说,对于柴湖的过去和现在,我们可以用“三个巨大”来概括。一是巨大的贡献。河南淅川群众舍家为国,对国家的贡献已经永载史册。二是巨大的关怀。“大柴湖”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党和政府一直对柴湖高度重视,关心关怀。三是巨大的变化。由当初的一片沼泽地,到现在生机勃勃的柴湖镇,变化翻天覆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直牵挂着柴湖广大移民群众。新世纪以来,省里已先后三次召开柴湖扶贫现场办公会,誓把“柴湖”变“财湖”。


1946年7月11日和2013年7月11日,这是二个历史巧合的时间,也是中原突围、丹江水库、南水北调和大柴湖移民的历史情结所在。

柴湖直播 发表于 2014-3-11 10:44:53

1960年5月,根据丹江口水库建设进展情况,解决库区移民安置问题摆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案头。周恩来总理非常重视,委托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秘书长的习仲勋和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三位同志负责落实制定移民安置方案,妥善解决移民安置问题。
曾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鄂豫两地长期担任主要领导的李先念副总理(抗战时期任豫鄂边区党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司令员),对鄂豫两地人民饱含深情,对两地的建设和库区移民的安置极为重视,曾语重心长的对鄂豫二省领导说:“河南淅川人民战争年代流血牺牲,和平年代抛家弃园,你们一定要多想办法妥善安置好移民,为移民重建家园创造良好条件,让他们早日安居乐业。”随后,他深沉地说:“中原突围,国民党围追堵截,企图在河南淅川境内的丹江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因为有了伟大的淅川人民的流血牺牲和无私奉献,中原局、中原军区粉碎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让国民党企图制造的第二个‘皖南事变’的阴谋化为泡影。”
曾经共同在鄂豫两地战斗过的王震部长接着说:“淅川人民在中原突围时,给予我们党、给予中原军区突围部队无私的支援,我们党是不会忘记的!我们中原部队全体将士不会忘记的!农垦部将会同豫鄂两省政府,认真建设好围垦区,为移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尽可能提供更好的条件。”
曾奉毛泽东主席令,负责接应中原突围部队返回延安的习仲勋副总理说:“英雄的淅川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流血牺牲,现在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他们又将奉献家园,我们务必要安置好移民,务必多为移民安居乐业着想,让他们生活过好一点,他们也应该生活过好一点!告诉中南局的同志们,要将党的温暖送给库区移民。只要我们的干部带着感情,耐心细致的做工作,淅川人民会理解、会支持的。”
历史将永远铭记大柴湖移民为中原突围做出的巨大奉献与牺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党的光辉耀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