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湖直播 发表于 2013-12-16 16:13:50

大柴湖,从历史中走来

本报记者 王杰 许中华 钱华云 南阳日报记者 贾林伟    初冬的早晨,荆楚门户薄雾缭绕。钟祥市柴湖镇四新村开阔平坦的土地上,新建的温室大棚如渔帆点点,生机盎然;柴湖开发区的建设工地机器穿梭,一派繁忙……    自今年7月11日,省委在柴湖镇召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现场办公会,决定把支持柴湖开放开发、振兴发展作为省级战略推进以来,这里发生的变化翻天覆地。    大家在欣喜看到柴湖新景象的同时,殊不知大柴湖振兴战略背后,承载着一段难忘的水库移民史。    大柴湖,是一幅新生的画卷,也是一部厚重的史书。    说起大柴湖,不能不说汉水、丹江与淅川,也不能不说毛泽东、周恩来、李先念等老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    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我国四大名川之一,同时,又是特别容易滋生洪涝灾害的河流,千百年来水患肆虐,特别是1935年7月的洪灾,给长江中下游的武汉等平原区造成毁灭性灾害。    与我国南方洪涝灾害相反,耕地占全国60%以上、人口占45%以上的北方,却长期干旱。    1953年,毛主席视察长江,对著名水利专家林一山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点水到北方如何?”林一山认为可以。毛主席在一张平铺的中国地图上细细查看着中国江河的分布,然后拿起一支铅笔在汉水与丹江交汇的地方圈了一个粗粗的红圈。  正是这一圈定,丹江口一时成了全中国的焦点,南水北调这一人类历史上宏大的水利工程蓝图形成了它的基本框架。    1954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暴雨洪水加速了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在前期的反复勘测、规划和论证后,1958年2月,毛主席把治理汉江、南水北调的重任交给了周恩来总理。    1958年9月,鄂豫两省10万建设大军开赴丹江口,在剧烈的开山炮声中,建设的序幕拉开。    修建期间,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李先念曾先后三次来到丹江口水库视察。    为了建设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移民搬迁从1958年持续到1978年,历时20年,分期分批安置在青海、湖北、河南3省,动迁人口20多万人。大柴湖移民,就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移民。    岳文华,今年75岁,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原移民办党委副书记,淅川人称他是“移民的活字典”,同时也是淅川人移民湖北的见证者。12月10日,在淅川县移民局,他给记者讲述了从淅川移居钟祥柴湖的移民史。    岳文华老人说,1959年至1960年,淅川库区向青海首批移民2.2万人。由于当时急于求成,缺乏必要的后续保障措施,移民工作有头无尾,在短短的一年里,数千名移民患病或非正常死亡。无奈之下,不少移民相约踏上返迁故乡之路。    1965年,丹江口大坝复工建成后,中水位继续增高至147米,淅川需移民69849人。由于水库受益地主要是湖北,1965年4月,河南和湖北两省确定“河南包迁,湖北包安,标准一致,财务公开”的十六字方针。1966年至1968年,淅川分三批移民到荆门、钟祥两县,共计68867人。其中钟祥大柴湖移民4.9万人。    “当时搬迁湖北时,家具牲畜等货物与人分开走。货物直接由丹江沿岸的码头装船,运到丹江口大坝,然后再顺着汉水南下到钟祥。移民则坐着大卡车到湖北襄樊,然后再换乘敞篷船顺汉水而下。30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两天两夜。”回忆当时的搬迁情形,岳文华记忆犹新。    大柴湖位于钟祥市南20公里处,紧靠汉江。在钟祥市柴湖镇,老移民、已经退休的该镇文化站站长全淅林告诉记者,当初从淅川迁入这里时,行政区划不叫大柴湖,叫新建区,土地是6.9万多亩的沼泽地,芦苇遍地,住的是简陋的排子房。新建区按照原来在淅川县所在的乡村为单位,村子的名字沿用淅川时的名字,如曹寨、李官桥等。移民大柴湖之后,湖北省领导向周总理汇报“新建区”工作时,周总理亲自命名“大柴湖”。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历届省委省政府都为柴湖的发展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担任湖北省委书记期间,多次在柴湖调研,仅2004年至2006年,就三次走进柴湖,帮助柴湖移民解决自来水、电排站、移民二次搬迁等问题,如今依然牵挂着这里。    40多年来,柴湖移民作为建国后最早的水库移民人群,他们远离故土,三次搬迁,在沼泽地上开垦了近6万亩耕地,人口增至近8万,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移民镇,有专家称柴湖是“中国移民第一镇”。
消息来源荆门日报电子版http://paper.jmnews.cn/jmrb/html/2013-12/16/content_594850.ht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柴湖,从历史中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