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湖直播 发表于 2013-8-27 10:20:46

无私奉献的移民精神

 炎炎夏日,记者奔赴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淅川县采访,所到之处总有一种精神涌动着,所到之处总被一种精神鼓舞着。
  这种精神,就是由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汇成的可歌可泣、生生不息的移民精神。
  
                     (一)
  
  淅川县马蹬镇向阳村处在调水工程高程172米以下,将来全村都需要搬迁,采访首先在这个村开始。
  走进向阳村,标满“170”、“165”、“168”等记号的墙壁随处可见,昭示着即将搬迁的命运。
  村口是一座小学,在校门前,60岁的校长刘西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刘西华指着浩瀚的丹江口水库,对记者说,不久的将来,这泓碧水就要经渠首陶岔向北流淌,走中原,穿黄河,越华北,一路欢歌融入北京,随之动迁的淅川儿女又要别离家园。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丹江口水库大坝将加高14.6米,坝顶高程由162米提高到176.6米,正常蓄水位由现在的157米提高至170米,同时移民迁赔高程由159米提高到172米。” 刘西华介绍说,“淅川将新增加淹没面积143.9平方公里,淹没涉及11个乡镇、185个行政村、1312个村民小组,随之动迁的15.6万移民,规划安置涉及6个省辖市25个县市区,规划居民安置点588个。”
  再过不久,刘西华就要和乡亲们一起永远告别家园,融入淅川县15.6万移民大军中,远徙他乡。
  
              (二)
  
  南水北调工程,对于淅川县的山水和百姓来说,只是40多年前的延续。
  翻开《淅川县移民志》,回首淅川库区半个世纪的移民历程和工程建设:1958年,惊天动地的开山炮响,丹江口大坝破土动工,南水北调初期工程开始。随着工程动工,淅川不仅要出人出力,迁出移民,土地被淹,还有无数的房屋、财产、资源、设施损失……当时,淅川动员民工3万余人参战。他们使用最原始的劳动工具,历时5年时间,终于建成了深49米、宽470米、十余公里长的大渠和高6.7米、宽百余米、高程140米的渠首水闸……1973年底丹江口水库竣工,坝顶高程162米,正常蓄水位157米。
  淅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杜国淅拿着珍贵的历史资料,向记者介绍当年的情景。他说,“随着丹江口水库的开工建设,倒流的江水进入淅川的沟沟汊汊,整整淹没了淅川县362平方公里的村庄和良田,全县55%的耕地、14个乡镇和老县城都沉入水底。为保证丹江口水库的修建,淅川先后动迁6次,迁移总人数达20.2万。1959年至1960年首批两万多人迁往青海;1966年至1968年4万余人迁往湖北荆门、钟祥,在大柴湖的芦苇地上起房盖屋,安家立业。由于生活和种植习惯的不同,他们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
  在渠首陶岔,有一个独臂老人叫李进群,人们都管他叫“渠首活雷锋”。1970年,李进群参加丹江口水库建设大会战,当时,他的右臂在施工中被钢丝扭断。多年来,他和渠首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吃过早饭后,他就用左臂夹着铁锨和扫帚,义务在渠首护林护水,有纸屑、烟头就捡起来,路不平就垫,有了垃圾就清理……
  当记者了解当年这项工程的建设情况时,李进群憨厚的脸上若有所思,记忆又把他带回往日的岁月。他说,“干渠向前挖一米,来回走上上万里”,陶岔渠首工程是调用几万名民工,全靠人拉肩扛建成的。因施工条件简陋,环境艰苦,有2880名基层干部和民工在工地上受伤致残,有141名民工牺牲。但国家建水库调水是大事,个人要服从国家利益。
  
              (三)
  
  来到九重镇张冲村,记者在村口正巧碰上52岁的村民张吉功。
  张吉功是一个已经两次搬迁,又面临着第三次搬迁的“老移民”。老张的两间瓦房,房屋狭小,家具简单。谈起搬迁的事情,张吉功依然乐观:“搬就搬呗,往北京调水咱老百姓坚决配合。果树砍了还可以栽,房屋拆了还可以盖,为工程建设作贡献,值!”
  尽管还要搬迁,但是老张仍然坚持植树,每年农活干完后,就开始挖树坑,育树苗,栽种一棵棵香椿、杨树、花椒、枣树、梧桐……
  “金坑银坑不如咱的穷坑。”张吉功说,“要搬家了,祖祖辈辈在这里土生土长,还有点儿舍不得。人走了,家搬了,留下一片生态水保林,作为永久的纪念,这也是给家乡的最后一点贡献……”
  山在,树在,青山绿水可以见证,这是渠首人民对故乡无私奉献的情怀。历史一定会记住这些奉献了家园和土地的移民,一定会记住他们几代人在半个世纪的牺牲与奉献。
消息来源淅川政府网http://www.xichuan.gov.cn/news/nsbd_zdym/2008/7/087161550103511.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私奉献的移民精神